苏州·8月27日
在BBM China Operation Days 2025上,连山的创始人王巍作为特邀嘉宾,带来了主题演讲:
From Data Science to Decisions: How We Transform the Operation with AI at Li Auto
直面一个跨行业、长期存在的问题:
“当数据不完整、专家稀缺、且错误决策会在整个协作网络上产生倍增成本时,如何依然能做对决定?”
从分析到决策的三步
王巍用极简的框架概括了连山的方法论:
- 看得见:将原始工业信号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结构化数据
- 想得对:基于可解释的树模型,让 AI 具备专家推理能力的同时透明可追溯
- 动得快:让AI在研发、生产和售后三个环节直接参与决策,甚至与其它 AI 系统进行对话协作
这套架构已经在理想的工厂、供应链和售后网络中运行,每天与真实的业务场景交互。
![]() |
Q&A:技术人与技术人的共鸣
真正的火花,出现在演讲结束的 Q&A。
提问1:“端到端的落地”
Q: “不久前,我问过另一家顶尖公司:有没有企业在中国,把 AI 驱动的运营从供应商到客户端端到端落地?他们回答:暂时没有,大家都在做局部。 今天在你的分享中,我看到了完整的链路:从数据基础、决策树,到流程再造,十分罕见。你们有过那个‘一键接通’、把一切连起来的战略时刻吗?”
王巍回答得很直接
A: “没有某个瞬间的‘顿悟’。从组建团队的第一天开始,我们就只关注解决真实问题,不追概念热度。我们很清楚,在机械和工艺上去和传统强国硬碰没有意义。所以我们用数据科学和算法优势,让AI在决策里发挥作用。这是日常积累出来的方向,不是某天的灵光一闪。”
提问2:“人才的吸引力”
Q: “看到这个成果,你们是怎么吸引和留住人才的?”
王巍
A: “没有秘诀。最强的吸引力,就是让他们的代码和模型每天都在真实环境中运行。 不是在幻灯片上,而是在影响一条真实产线。”
提问3:“对成熟组织的建议”
Q: “如果给像我们博世这样成熟的组织提一个建议?”
王巍的回答略显锋利
A: “不要让上一代的赢家来主导下一代的变革。去找那些没什么可失去的人,他们会更彻底地打破和重建。 资源、战略你们都有,也许缺的只是这份决心。”
会后的握手
公开环节结束后,王巍与博世集团的Norman Roth 与Michael Sisler 进行了闭门讨论。
结论直接明确:加深、加快、扩大合作。这不仅是企业之间的承诺,更是一份对制造业未来的共同答卷。
从数据到决策,从售后到研发,双方都清楚,智能化升级不是单点突破,而是体系变革。
![]() |